请输入关键字
迎风而韧---“风刃”多用途侦查/打击无人机
迎风而韧
---“风刃”多用途侦查/打击无人机
第六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 二等奖
设计者:江苏省淮阴中学2016届 张宇昕
自冷战结束以来,高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所追求的打击效果已简化为三个词,即:“准确”、“及时”、“高效”。
海湾战争时期,盟军空中力量要完成对一个目标从确认到打击成功这一过程,需要12个小时以上,到科索沃战争时只需要4个小时左右,而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时,这一时间已经缩短到2-3小时。
准确、及时、高效的打击需要周密的情报侦察、快速出动能力以及高技术打击武器,三者缺一不可。以往的战争中,技术先进一方在打击行动之前往往利用侦察卫星、侦察机、无人机等平台对可疑区域进行搜索,发现目标后向前线机场或战区上空值班的战机发出指令,后由战机携带精确制导武器前往打击。经美军多次实战验证,在打击半径为500-1000千米范围内的情况下这一模式的极限反应时间在2小时左右。萨达姆、本拉登、扎瓦希里等重要目标就是利用这一时间差成功逃脱“斩首打击”,因此我们需要更快的侦查及打击手段。
“风刃”多用途侦查/打击无人机设计思想是推出一种较低成本的侦查/打击一体化(察打一体)无人机,其总体设计采用常规布局,机翼内段后掠,外段为可抛式平直翼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风刃”在执行侦查/监视任务时利用其大展弦比优势降低诱导阻力、提高升阻比,从而达到节省燃料、延长飞行时间的目的,以利于长期执行任务。而当需要进行自杀式攻击式,可将外段抛弃,整机展弦比变小,机翼后掠,采用大角度俯冲攻击时可提高打击速度(弹着速度)。
“风刃”头部装有各种光电/红外侦查设备,非自杀式攻击型号还可以选装SCR雷达等高端设备,提高侦查效率。
机体中部有可携带250千克高能炸药的内部空间,当不进行自杀式攻击时可将该空间拓展为油箱或其他侦查设备。
左右两侧机翼各有一个挂架,可携带2枚我国自行研制的“蓝箭7号”空对地导弹。
动力装置为活塞发动机,以其降低成本及提高可维护性。
利用其低成本、大航程优势,“风刃”可在战区不同区域上空随时保持多架次值班,发现目标后可以用自身携带的小型精确制导武器进行及时打击,当目标拥有良好防护时,可以采用自杀式攻击方式对其进行毁灭式打击,省时省力。
此外,“风刃”还可用于执行各种侦察监视任务;并可为我海军大中型水面舰艇、潜艇等提供反舰导弹信号中继,是构成海上防御、拦截、联络通信体系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任务弹性使得“风刃”也能够被运用于各种非战争行动,执行目标指示、空中监视及搜救等任务,对于海上反恐、反海盗也能够起到重要的震慑打击作用。

性能诸元:
操作员:1-2人
机长:10.1米
翼展:14.7米
机高:2.2米
翼面积:20 平方米
空重:650 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1800 公斤
翼载荷:75千克 /平方米
发动机功率:220千瓦
正常最高速度:280千米/时
俯冲攻击速度:700-800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 120-160 千米/时
最大航程: 7000千米(自杀攻击型)、9500千米(増程型)
最大留空时间:90小时
实用升限: 8000米
主轮距:3.5米
前主轮距:4米
机翼内段后掠角:30度
有效载荷:12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