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探读《铃兰花》的三重价值
□张悦群  刘学飞

这里说一散文单篇,题目叫《铃兰花》,篇幅不长还是一篇译作,但细细品读还是有点味道的。初次阅读是因为苏教版教材选辑了这篇文章,再次遇见是在严凌君主编的系列丛书《青春读书课》中。严先生将此文归入“男孩的故事”,苏版教材将此文辑录在主题单元“难以忘怀的故事”中。或是缘于自己的职业身份,或许也是家有男娃的缘故,笔者对《铃兰花》的“故事”特别上心——这篇文里会有怎样的“故事”?这“故事”又会有怎样的价值呢?
一、这里,有男孩成长的观照价值
男孩的成长,第一步就是要战胜形形色色的恐惧,变得勇敢变得坚强。
“地狱”是个可怕的地方,男孩自幼便“从父母那儿听说过”,上教堂的时候“教堂里也谈过地狱”,而紧挨着家地头的那块“怕人的、黑黢黢的”洼地,大家又都管它叫“地狱”,这些都使得男孩“打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害怕这个地方”,“每次恐惧万端地走近这个地方”“又尽快跑开”。
“还不到六岁”“从未独自一人去过”“地狱”的男孩,就被父亲要求去那里放牧。虽然男孩“想大哭一场”,但“并没有因此得到怜悯”,无奈之下只好跟着牲口战战兢兢坐在“地狱”的底部。“越来越害怕”“终于控制不住”的男孩,“被吓呆了”,“大声哭叫着”,“收不住脚步,一直顺着田野,泪流满面地朝父母正在耕种的地头跑去”。被父亲怒推进“地狱”的男孩,揪着心一直等到夜幕降临,狼狈逃离“地狱”,“哭成了个泪人儿”。
这一次之后,男孩不再被要求去“依旧像当初一样惧怕”的“地狱”放牧。可某个周日清晨,“恰似有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得男孩“迈开步子,穿过地头,径直向‘地狱’走去”。母亲想带一束铃兰花上教堂的“叹息声”,使天天都要别人“叫醒”并被“从被窝里拽出来”的男孩“自己起的床,踮着脚就出了家门”。尽管是“闭着双眼”“走到底部”,尽管“没有向四周张望的勇气”,但男孩捧回了一大把铃兰花,陶醉在胜利之中,忘却了“因为害怕而涌出的大颗泪珠还噙在眼里”。
“壮举”,只是一个短短的瞬间,却是男孩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壮举”,只是采回一束铃兰花,却是男孩成长中不可称量的巨大收获。“壮举”,不会因逼迫而成就,也不专属于 “还不到六岁”的采铃兰花男孩,而是天下男孩们成长历程中健康的共性指标。源于爱的“壮举”,会让男孩们“沉浸在幸福和无限喜悦之中”,会不断增强他们“下意识的责任感”,会让孩子们的心更加勇敢!
这样的成长故事,对于任何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无疑都具有一定的观照价值。
二、这里,有家庭教育的借取价值
推动小男孩克服恐惧、变得坚强变得勇敢的,是他所在的家庭,是他拥有的父母之爱。这种爱不是无原则的娇纵,也不是一味的宠溺,而是家庭教育智慧的体现和品质期望的原则坚持。
就故事中心“采铃兰花”来说,前前后后都充溢着家庭教育的智慧。男孩的举动是瞒着父母偷偷地进行的,男孩为什么会有如此举动? 这与父母有意的“对话”和巧妙的安排大有关系,母亲“若有所思地”“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自己的愿望,父亲紧跟着说眼下只有在“地狱”里才能找着,这一切都应该是父亲和母亲故意说给男孩听的,这是父亲和母亲精心设计的一场用心良苦的成长考验,目的就是在不经意中给予男孩一次锻炼胆量、战胜恐惧、表现自我的成长机会。
母亲在其中适时出现,依旧扮演着鼓励男孩关心男孩的慈爱角色。与慈母相对的自然是严父,我们也不应忽视这位严父在男孩教育中的原则坚持。父亲强逼男孩去“地狱”放牧,粗暴训斥,看似狠心、暴躁,实则这些也都能看出父亲对男孩的爱。强逼之后的父亲,也说“这个‘地狱’里没有鬼”,给恐惧的小男孩打气,这里有严父的鼓励;“所有牲口不见”使父亲脸色变得铁青,却随即挥着手温和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这里也有严父的安慰;怒吼“你撒谎,就叫你入地狱”,揪住男孩头发“顺势往坡下一推”,这里更有严父对男孩品质的要求与期望。
品德应是人性深处真正的闪光点,家庭教育也应该坚持教育的这道底线。《铃兰花》故事就在告诉我们,无论是棍棒加身还是循循善诱,都是为了培养一个男子汉所应具有的勇敢、诚实和责任担当。家庭教育也应该讲究策略和智慧,精心的安排和巧妙的激励会更加有助于孩子正面品质的养成。在《铃兰花》故事中,严厉的父爱和慈祥的母爱并施,如同浇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阳光与雨露,给予男孩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不同营养。
这样的教育故事,对于一个正在教育新生一代的家庭来说,无疑都存有一定的借取价值。
三、这里,有叙说技巧的教学价值
叙说故事,要处理好藏与露、断与续的辩证关系。如果处理得不好,要么头绪不清,要么平铺直叙,《铃兰花》在这方面处理得就比较好。故事以“铃兰花”为题,总长35节,却在第22节才开始提及“铃兰花”及中心事件“采铃兰花”,仅约占总篇幅的1/3。前21个段落,或作渲染或埋伏笔,卯足了劲两次为后文“铃兰花”故事蓄势。
文章开篇,作者先总体写让他“恐惧万端”不敢靠近的“地狱”,接着又由上而下具体写“打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害怕”的“地狱”,“反反复复”就是为了渲染“地狱”的神秘和阴森,在肆意的渲染中衬托出男孩的恐惧心情。此为作者为故事叙说所蓄筑的第一势。
宕开一笔,不接着写中心故事“采铃兰花”,而蓄筑第二势。《铃兰花》第2节说“地狱”“确实没什么大作用”,紧接着在第3节来了一句“不过,那地方还是用来放牧最理想”,这就为父亲强逼男孩去“地狱”放牧留有可能,自然之中也就可以详尽地叙写男孩在“地狱”的心理感受。这样, “地狱”的神秘和阴森得到再一次强化,也再一次表现了男孩强烈的恐惧心理,而且,这样还能与下文战胜恐惧的“采铃兰花”行动形成对照,既使文章生起波澜,又为揭示文章主旨——“爱的力量”之大,“我”所付出的努力之大——作好铺垫。
两势蓄成以后,作者将笔墨直接转移到中心事件采摘铃兰花上。乍一看,男孩“容光焕发”,俨然成了事件的主角,作者将视点集中在男孩这一边,集聚了很多笔墨,既有行为角度的描摹,也有心理角度的揭示,“露”得很明显。殊不知,这也正是作者沃兰茨的匠心独运,男孩的背后还“藏”着笔墨不多的父母。其实,父亲母亲那边的事情并不比男孩这边的少,正是父亲母亲不着痕迹的巧妙启发,才使得男孩战胜恐惧、变得勇敢,这是叙写中的“藏”。精致的“藏”暗合夸张的“露”,这样的艺术笔法将我们一步一步带入故事的深处,让我们在不经意中慢慢明白——拥怀一颗爱的心灵,才能战胜一切,变得勇敢,收获成长的快乐。
这样的叙说技巧,对于每一位教书人来说,无疑都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

故事是会说话的。《铃兰花》里的成长故事,会勾起男孩们共有的成长记忆;《铃兰花》里的家庭故事,会让父母们拾取到智慧的教育火花;《铃兰花》里的叙说故事,也会让读者习得巧妙的叙说技巧。只有触动心弦的故事,才会让我们难以忘怀。相信,我们再次阅读《铃兰花》时,应该可能还会发现一些美好的故事。